中新网广州8月19日电 (记者 程景伟)在全国20城演出73场后,“深圳出品”原创舞剧《咏春》回到岭南大地,于8月18日晚起连续3天登陆广州大剧院,带来5场演出。
在此前近半年的全国巡演中,该剧凭借“舞蹈+武术”的优美与刚劲,“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的热血与柔情,让岭南气质风靡全国。
舞剧《咏春》剧照。深圳市委宣传部供图
舞剧《咏春》以同根同脉的民族亲情和自立自强的中华儿女本色为立意,塑造了以广东武学宗师为代表的“中国英雄”形象,以“扶弱小以武辅仁”的尚武崇德精神凝聚人心、弘扬民族自信;紧扣时代脉搏,致敬在“英雄精神”感召下的平凡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广东是咏春拳的发扬光大之地。近代百余年,以咏春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岭南大地生根发芽,流播海外。开一扇门,传千万灯。《咏春》展现了以中华武术精神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从中照见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引发大湾区观众共情共鸣。
“我们并不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而是缺少当代阐释传统文化的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称,在创作上,舞剧《咏春》以舞融武,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用“深圳设计”活化香云纱,让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让岭南风味在舞台上散发醇香。
岭南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门户,岭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近代史上,广东“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更是勇立潮头。“我认为深圳的艺术创作也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咏春》的诞生也是这种精神的一种体现。”《咏春》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期待更多中国文艺的精品与惊喜诞生在广东。
在表达形式上,舞剧《咏春》以舞融武,将“双非遗”元素融入作品的主题、动作范式和审美质感之中,以“双线叙事”手法丰富主题立意,营造出极具张力的情感投射。对此,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认为,《咏春》呈现出了一种电影的质感,其创新的表达形式,未尝不是一种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完)
中新网南昌8月19日电 (朱莹王李妮张振东)“只要中乍医生同舟共济,同样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当地时间8月18日,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前夕,中国(江西)第18批援乍得医疗队在中乍友谊医院举行“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专题座谈会。
图为中乍两国医生共庆“中国医师节”座谈会现场。王李妮摄
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中乍友谊医院院长乌玛尔充分肯定第18批中国医疗队在强化病理科建设、推进中乍儿科建设项目、完成“光明行”活动、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和推广中医药传统治疗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中国医生医德医风、医技医术令人称赞,并由衷感谢中国医生的辛勤付出。
中国(江西)第18批援乍得医疗队队长袁祖均表示,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中国援乍45周年,诚邀乍方医生共庆医师节,感受中国文化,对强化使命担当,深化中乍卫生合作和促进两国人民友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上,两国医生畅谈从医经历感悟,共谋医院发展。现场发言互动频繁,座谈气氛热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