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聚焦县域,对话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协办。
论坛发布了乡村教育发展相关报告。
《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报告》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解读报告时指出,新时期乡村教育改革问题,内部看是乡村学校布局优化问题和乡村教师队伍振兴问题,外部看是乡村社会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协同、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相互支撑问题。乡村教育振兴政策应着力于健全乡村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调整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方向、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统筹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等方向。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报告》呈现了115家教育公益相关社会组织调研数据,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多家机构支持编撰。报告显示,教育公益呈现出组织规模较小、更多关注中小学生群体、教育议题多元化等特征。继续扎根社区、促进家校社有机联合、跨界合作是社会力量对于教育公益发展趋势的共识和期待。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基金会20余年间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探索。从“能上学”到“上好学”再到“全面发展”,“加油未来”项目探索出一条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引入核心素养课程和学习空间打造,助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培训、搭建交流平台,激发校长教师内生动力和创新力。9年来,“加油未来”项目惠及受益师生逾23万人,超九成学生反馈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论坛围绕“助力乡村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县域教育发展”和“助力乡村学生素养发展”三个主题设置平行论坛,20余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研究机构、城乡学校代表围绕乡村教育发展关键议题进行分享探讨。
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供图
论坛还为一年来在助力乡村教育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公益伙伴和爱心企业颁奖致谢。(完)
中新网漳州8月19日电 (张金川 廖珍妹)继中国—印度尼西亚“两国双园”之后,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也成为了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又一新高地。
8月18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会暨招商大会上视频致辞。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
8月18日,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会暨招商大会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菲律宾总统对华贸易、投资和旅游特使梅纳德·吴出席会议并致辞,菲律宾贸工部部长阿尔弗雷多·帕斯夸尔、巴丹省省长何塞·恩里克·加西亚、达沃市市长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等通过视频发来致辞;菲律宾巴丹自由港区管理署莅会推介,菲律宾客商参会考察漳州、展开经贸洽谈;大会签约经贸项目37个,投资贸易额394.6亿元(人民币,下同)。
一个多月前,中国(漳州)—菲律宾经贸合作交流会暨中国(漳州)—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合作园区启动仪式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签约产业和贸易项目15个,总金额202亿元,标志着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合作步入实施阶段。
“双向奔赴”、携手合作,推动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福建省漳州市设立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漳州园区以诏安工业园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5个园区为依托,构建“一园、五片区、多基地(中心)”的空间布局,总规划面积266.73平方公里。而菲律宾已有两个园区与漳州开展合作,分别是亚泰产业园和菲中经济合作产业园。
8月18日,菲律宾巴丹自由港区管理署在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会暨招商大会上推介。 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
前来参加招商大会的菲中经济合作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小菁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转口贸易是一个很好趋势,可以助力更多中国企业通过菲律宾,发展更广阔的国际贸易业务。她期待在农业、食品、化工、电子等漳州优势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
“中菲两地合作共赢潜力巨大,希望发挥商会的作用,将菲律宾企业引进来,也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招商大会现场,菲律宾漳州总商会理事长罗剑峰忙于为家乡与菲律宾的合作发展牵线搭桥。
漳州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福建的重要侨乡。早在500多年前,漳州先辈就漂洋过海到马尼拉经商贸易,拉开了漳菲经贸合作的序幕。过去5年,漳州与菲律宾进出口总额超100亿元,菲律宾对福建投资的55%流入漳州。
“漳州与菲律宾两地血缘亲、情缘深、商缘浓。”漳州市委书记王进足指出,当前,两地经贸合作迎来了“黄金时代”,发展机遇难得,合作前景广阔;漳州将推动更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打造成为区域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
8月18日,漳州市委书记王进足在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会暨招商大会上致辞。中新网记者 张金川 摄
目前,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正酣。漳州加紧推进联盛纸业、诏安片区深水码头等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做大菲律宾水果、木材等产业的贸易往来,组织赴菲律宾及东盟国家经贸交流活动,带动双向投资贸易合作。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小海认为,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是漳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践,将带动菲方园区成为中菲国际贸易枢纽和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首选地,促进菲律宾农渔食品等优势产品出口,推动中国企业到菲律宾投资。
今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15个签署国的全面生效,为包括东盟在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动力。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也为中菲经贸合作搭建起新的平台、开辟新的赛道、增添新的动能。
漳州官方表示,将充分把握RCEP全面生效的契机,以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为支点,充分利用好示范园区协同发展的优势特点,以食品加工、海洋渔业、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林木深加工等产业为合作重点,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双边合作,与菲律宾共享发展红利。(完)